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热点关注 > 特别关注
编号:10315572
是是非非话红包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7月3日 《健康时报》 2003.07.03
     记者:医生收“红包”的现象合理吗?

    石应康:在讨论医生收“红包”有没有合理性之前,我想说,首先应该定义什么叫“红包”?我个人认为,在医生和病人还存在供需关系的时候,所发生的这种不正当的经济交往,应该叫“红包”,这是绝对不允许的。比如我们两个人住一个病房,你很有钱,送“红包”对你来说是九牛一毛,对你来说值得,但对我来说则经济无法承受,如果发生在这个时刻,就要影响到弱势群体,就出现了社会的不公正性。如果在这种供需关系不存在的时候,做手术的大夫,给你做得非常好,已经出院啦,你非常想感谢大夫一下,那时是发自你内心的,而且是你的经济能够承受的,那么我觉得可以理解。

    记者:送“红包”属于什么样的问题?

    燕伯纯:送“红包”是个社会问题,不光医疗单位在收“红包”,哪些单位不收“红包”?新闻发布会不是也发“红包”吗?一些单位剪彩、开幕式都发“红包”。医生收“红包”要分成两个概念:索取红包,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。但是患者因为医生治好了他的病,送医生一些礼品表示感谢,这是私人之间的问题,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,不好干涉。我在日本,他们那里有两个日子是送礼的,一个是7月,一个是年终。就是为了感谢在一年中帮助过自己的人,相互送礼。

    记者:公众应该怎样看待医生收“红包”的问题?

    王吉善:医生收“红包”的问题,只是个别医生的问题。我认为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是好的。这次抗SARS战役,可以看出我们的医生队伍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,他们在生与死面前表现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,他们冒着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风险,奋不顾身地去抢救病人,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。就拿北京协和医院的老专家王爱霞教授来说,70多岁的人啦,SARS疫情非常严重时期,哪家医院叫,随叫随到,哪里有危重病人,她就到哪里去,自己打车来去。这位前辈在这次抗SARS的斗争中为广大医护人员树立了楷模。王老平时也是从不讲价的,随请随到,从不收“红包”。公众不能因为医生队伍中个别人的问题,从而对医生队伍主流产生怀疑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